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三期目录及摘要

时间:2010/5/27 10:08:00|点击数:

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应然条件
 孙 发 锋
        摘要:作为政策系统之外的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公民社会要对政策系统产生实质上的影响,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换而言之,公民社会的政策倡导和政策参与能力的充分发挥是以一系列条件为前提的,这些条件制约着公民社会的政策影响力的发挥。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应然条件主要是:多元的利益结构、良好的公民意识、高度的政治民主、开放的政策过程和良好的制度环境。
 
构建民生理论的价值意义
龙 佳 解, 蒋 晓 东
  摘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深入进行民生问题的理论研究、构建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它主要表现为:填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空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执政党的执政为民的理念具体化;增强国家凝聚力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论“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合法化进路
周 功 满
  摘要:“省管县”体制改革作为行政权力的地方行政层级配置,存在着宪法规定不明、法律规范缺失、区划管理法缺位以及法理冲突等合法性问题。改革的合法化需要以法治化作为其精神导向、以契约化作为其新准则,在区分对外效力事项和对内效力事项行政权的基础上,构建规则导向和民主导向的双重机制。
中国“小组”政治模式解析
周 望
  摘要:“小组”是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级党政机关中以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名义存在的一种特殊组织模式。基于制度层面的静态分析,“小组”的类型根据存在时限可划分为常设型、阶段型、短期型,根据权属关系可划分为职责同构型、权责自属型。基于技术层面的动态分析,“小组”具有“中轴依附”的组织结构特点,以及“虚实结合”的存在方式。而“小组”的具体功能,则包括决策铺垫和政策推动两个方面。
 
公众网络参与若干问题探析
杨 成 虎
  摘要:公众网络参与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有着自身的政治发展逻辑,公众参与的“网络依赖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反映出现实中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过程的缺位。尽管公众网络参与是我国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参与形式,但它并没有消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冲突。因此,加快互联网立法步伐,明确政府在公众网络参与中的组织引导职责,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解决冲突的可能出路。
 
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
张 尚 仁
  摘要: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孤岛化”、政府内部互联互通、网络系统面向公众服务,现已进入网络问政新阶段。网络问政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创新形式,指通过网络进行党政机关和民间的平等对话,在网络中显现公民民主需求的政治手段和行为。网络问政对公共管理改革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提高政府效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三是培育政治文化环境,逐步走向市民社会。在实施网络问政时,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注意实施开始时存在的问题;二是注意问政和施政的结合;三是进行网络问政的制度建设;四是探索网络问政发展的前景。网络问政是我国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新形式,需要我们共同呵护,推动其发展和完善。
 
 
英国议员的专职化及其启示
 孟 宪 艮
  摘要:通过对英国议员专职化的过程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发现单纯的专职制并不能催生议员的能动性,专职制的激励作用必须建立在一系列制度基础以及政治力量和政治动力成熟的基础之上。对照英国议员专职制形成的基本条件,将有助于分析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化所面临的处境,明确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社会思潮传播与价值导向调控
 陈 伟 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起伏更迭,新旧事物的潮流、正面负面的价值交织,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层次性。社会思潮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在当前中国的思想文化环境和媒介环境中,大众传媒要加强对价值观念环境的监测,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沟通思想与心灵,调控价值取向,传承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实验室研究:从科学哲学到社会学范式的转变
王 娜
  摘要:实验本身和实验室在传统科学哲学框架中并非一个研究重点,实验更多承担着认识论的职责,而实验室则完全被看作是实验进行的物质性场所。但在实验室研究的视野中,实验室成为考察科学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我们得以关注科学知识产生的真实时间过程,并由此发现,实验室是一种改变自然与主体之间相关力量的手段,是自然与社会相互塑造的环节。
 
网络空间中主体想象力的境遇
林 世 芳
  摘要:网络空间对主体想象力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通过丰富的信息、全新的体验、交互的创造、自由的氛围促进人的想象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它通过完美的拟像、无常的消解以及批判性的屏蔽,使想象力被框定在技术的视界中。
 
从理解到解释:文化的哲学释义
 苗 伟
  摘要:文化与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就生活在须臾不可离开的文化之中,小到一言一行、风土人情,大到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理解文化是文化自觉的起点,也是文化研究的前提。然而,尽管文化的概念数不胜数、层出不穷,但一直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确定性的概念,而且文化研究愈加深入,人们的分歧和争议反而越来越大。确立一种大文化观,一种动态的文化视野,一种人本的文化理念,通过对文化的全面理解与解释,揭示文化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而将文化看作“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活动”,不失为一种理解文化的有益探索。
 
论消费范式及其生态学转向
李 映 红
  摘要: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社会意识形态范式的大幅调整,消费时代的文化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技术发展引起消费范式经历从“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大众消费到符号消费的嬗变,而现代消费文化的出现,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因此,引导技术与消费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其目的在于促进我国构建生态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
 
傣族慢轮制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圣俗二元世界
吴 瑛  
  摘要: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止体现在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和工艺流程上,而且还深刻反映了傣族传统圣俗二元生活方式及其变迁,它构筑了傣族群体所独有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表征系统,是剖析傣族社会文化及其变迁不可多得的佐证。
 
密枝节祭祀中女性的缺席与在场
巴 胜 超
  摘要:在云南彝族撒尼支系的密枝节中,女性是不允许参加的,因为当地人认为女人是不洁的象征。而密枝节起源传说和田野现场表明,女性在密枝节缺席的状况已经开始悄然改变。作为传说叙事的主角和现代密枝节的参与者,女性作为一个权力主体,在密枝节中和神权、政权和经济权力一起,构筑出密枝节权力话语剧场,见证了传统节日的现代变迁。
 
边疆地区民族观念的表达与重塑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滇西民族地区为例
贾 益
  摘要:辛亥革命前后,随着政治和社会变动而来的思想意识的鼓荡激扬,以及边事急迫引起的对本地社会状况的关注,使关于滇西边区边地民族与"归化"和"进化"、民族身份与民族意识、国家民族认同等观念在各种语境中得以表达、重塑。这些观念表明,传统天下国家框架内的一系列观念在近代的民族主义表达中,得到或隐或现的重述或者"重塑"。另一方面,民族主义的"听众",对于民族话语也表现出自下而上的制约。
 
 
国家政权强力推动下的民族地区城乡均衡发展
 李 秉 文
  摘要: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的“迟发展”,也使城市社会在发展上形成“断腿”效应,所以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是个双赢的过程。而民族地区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方面更具迫切性和特殊性。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城乡均衡发展的实践说明:国家政权强力推动是民族地区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存在局限性,只有发挥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力量,充分调动内生力量,并以发展现代化民族为保障,才是民族地区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以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苗族自发移民为例
李 汶 娟 
  摘要:自发移民搬迁,是指没有列入政府计划、不能享受财政补贴的贫困农户自发进行的移民搬迁。在民族地区,往往引发较激烈的社会矛盾,值得深入研究。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的苗族自发移民聚居地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当地相关部门实行尊重和宽容的政策,解决了自发移民的户口问题,并帮助自发移民构建起了各种组织团体,民族传统文化也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经验值得借鉴。
 
资本与资源关系的逻辑换位
 ——基于历史生成的角度
裴 江 滨
  摘要:在以往的资源配置中,资源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资本则积极主动地把资源纳入其扩张体系。资本在扩张中与资源的使用性消耗、扩张性消耗构成资本扩张中的经济悖论,从而扭转了市场中资本与资源固有的主客关系,促成资本对资源从属关系的生成。当前国际上碳交易、碳市场的出现,更是凸显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主导位置。科学发展观正好科学地反映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在资源与资本的关系上实现了逻辑换位。
 
市场的完全性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研究
 孔 小 伟1, 侯 广 辉2
  摘要:传统金融深化理论存在内在缺陷,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配置效率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以银行机构主导的单一的组织结构为特征的金融体系无法对风险资源进行合理引导和有效配置。因此需要从市场的完全性出发,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措施来完善金融体系,进而提供更多的风险性的异质金融权证来完成对资源的配置。
 
关于国家住房战略的思考
 廖 年 生
  摘要:中国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直缺乏科学的国家住房战略,导致住房政策非持续、行业监管无效力、住房保障不足、房价失控等问题。根据国际住房战略实践经验及联合国提出的人居议程和国家住房战略框架,中国需要建立明确的国家住房战略,确立“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战略目标,拟定住房平等、住房定位回归、基本住房保障、住房价格与收入协调等战略方针,调动国家和地方资源、改革住房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引导社会力量进行战略资源配置,通过住房立法、加大基本住房建设管理、及时评估等措施实施国家住房战略。
 
中国区域开放战略的演变与反思 
 李 自 杰, 李 计 广
  摘要:中国区域开放战略的核心内涵是优惠政策推动,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中国全面开放之后,开放面临的国内外条件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中国区域开放战略也应进行调整,开放重点应转向产业开放,突出特殊经济区功能,发展跨境区域经济合作;优惠性政策应逐步转向中性的出口政策和中性的外资政策。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特征与演化路径
战 炤  磊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县域工业化和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特色化的发展过程和路径。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为基准,可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为区位导向型、资源导向型、资本导向型、市场导向型、企业导向型、体制导向型、产业导向型等类型。这些不同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条件要求,在资金结构、产业结构、市场机制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且都具有相应的优势与劣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演进的共性路径在于,基于横向视角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和基于纵向视角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村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以云南省石林县大糯黑村为例
 黄 继 元
  摘要:“生态博物馆”模式是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个村寨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博物馆,它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生地。作为保存了一种文化和自然的生态博物馆,也是可贵的人文旅游资源,采用多元化、综合型方式是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最佳模式。
 
企业非正当竞争情报及防范
王 培 章, 朱 礼 龙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围绕着核心商业秘密的获取,企业非正当竞争情报行为时有发生。企业非正当竞争情报具有主观的非道义性、手段的非正当性、后果的社会危害性和客观上的违法性,在防范措施的选择上,应该重点做好保密意识、保密制度、保密技术、法律保护等方面的建设和营造。
 
旅游体验设计理论研究
李 钰
  摘要:旅游体验设计不同于传统的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活动发生的时间、空间、活动内容和参与者的动作是旅游体验设计的主要对象,旅游体验设计分为本能、认知和反思三个层次,不同的设计层次有不同的目标、功能和方法。
 
论艾滋孤儿社会权利保障的国家责任
仇 永 胜, 顾 莎 莎
  摘要:艾滋孤儿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第二小学的73名艾滋孤儿的现状表明,艾滋孤儿普遍存在生存权面临挑战、受教育权难以保障、自身发展受阻碍等问题。而国家履行责任是保障艾滋孤儿社会权利的根本,政府应从反艾滋歧视的国家立法先行,为社会救助提供信息渠道,建立纵向多层财政划拨和横向救助资源筹集机制,各级政府之间应形成全方位的责任体系等方面来保障艾滋孤儿的权益。
 
 明清时期道的分类及其功能演变
——现代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制渊源的视角
张 小 稳
  摘要:从探寻现代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制渊源的角度对明清时期的道制进行考察,可以将明清时期的道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区域划分的道,即事务性的道,一是在一省范围内进行区域划分的道,即分巡、分守、兵备道。后者是行政督察专员区制度的直接来源,其设置于明代,旨在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与控制;清代,巡、守、兵备道设置趋于合一,由功能单一的机构向集民、财、军及其他各种专项职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机构转变,民国时期固定为省县之间的地方层级。从制度承袭的角度来讲,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制直承民国时期道的建制;从运行机制与性质职能角度来讲,则与明清时期的道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
 
中国近代看守所制度形成考
柳 岳 武
  摘要:在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下,晚清司法界在继承中国传统司法体制和借鉴日本及西方司法制度基础上设计了中国近代看守所制度。这一继承和借鉴不仅体现在看守所名称的由来,更体现在这一机构设立后所导致的中国司法体制运作方式的转变。清末该机构的设立和运作虽不理想,但它却标志着中国司法制度开始与西方司法制度接轨,并为近代中国废除不平等法权、推进司法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道教神仙信仰中的生命理性
许 伟
  摘要:道教追求得道成仙,在笃守神仙信仰的崇高情怀下,积极反思人类生命的价值,冷静探究生命本质及其超越的可能性,客观求证成仙路径的现实性与实效性,表现出可贵而独特的理性求真精神。道教的生命理性与神仙信仰既对峙分有,又渗透交融。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在道教追求神仙理想的生命修炼活动中,即表现为人类信仰与理性精神的奇妙结合,为探讨宗教信仰与理性之普遍关系问题提供了特殊范例。
 
从文化阐释到历史厚描: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文化诗学批评
王 进
  摘要:文化诗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中西方学界逐渐兴起的新兴批评话语。文化诗学对文化人类学既有文化结构的方法论借鉴也有历史意识的理论创建。文化塑型和厚度阐释的批评观念是两者方法论的契合点,文化结构和历史情境的阐释重心是研究旨趣的分歧,文化分析与历史厚描的批评范式则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理论导向。考察这两种西方批评理论的指涉关系,可以使中国文艺学研究获得一种生态文化批评的诗学新起点。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负面价值观语境
黄 卫 星
  摘要:启蒙现代性进程中工具理性对人文价值的漠视,转型期中国社会对精神价值的疏忽,全球化语境下后现代解构思潮对价值本体的消解,西方现代文明一元论价值取向对民族文化价值传统的冲击,这4种价值倾向构成了当代审美文化的主要负面价值观语境。我们以此管中窥豹,寻找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特征、价值观消极倾向、价值观负面影响等方面的根源所在,从而为建设和研究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化提供些许启发并提供某种新途径和方法。
 
 论宋人教坊乐语的文体特征
任 竞 泽
  摘要:教坊乐语是兴盛并成熟于宋代的一种亦雅亦俗、亦尊亦卑的文体。一方面,内容上谀词颂圣,语言上鄙俚不经,音乐上大戾古乐,文体上与帖子词、青词等同样位卑名贱;另一方面,血缘上与《周礼》《诗经》礼乐同源,宋代以来便贵为宫廷礼制的组成部分,并具有翰苑词臣方能染指的尊崇。教坊乐语在其演变发展的过程中,不但形成了语言内容等创作上的文体规范,要求人们在撰制时应“得体”,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惯例和破例,有正体变体之分。.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