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琼:深刻把握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内涵及实践要求
时间:2021/9/10 10:38:43|点击数: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重要论述
坚持依法治国,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同时会议强调要“顺应历史趋势,把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做深做实”。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上重要论述为深刻把握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内涵及实践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内涵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从语义逻辑分析,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法律手段、途径和形式,解决民族关系公共事务问题的活动。从治理理念分析,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指全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保障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治理理念。从法学理论分析,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指加强民族法治建设,依法规范、调整和处理民族关系,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民族工作领域实施的法治行为。要深刻把握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内涵,除了掌握以上概念,还需要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背景、方式、指向等维度来展开。
首先应把握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基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其次应把握法治是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方式。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体现规则之治,在法治下社会主要领域和人民的主要行为都有规则依据、有行为准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怎么样如何做,违反规则会怎样等疑问都能在法治中找到答案,获得预期。总体而言,规则之治可以避免治理的碎片化和随机性,对于民族事务治理而言,规则之治可以较好地解决多民族、多文化所产生的差异性等治理关键难题,对于在法治轨道上统筹力量、平衡利益、调节关系、规范行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应把握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以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应以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目标,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实践要求
(一)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也是一部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法律,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权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新时代推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要从学习宣传实施等各方面,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一是要认真学习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于保障少数民族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自觉性、主动性,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二是要充分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面对新时代民族事务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运用民族地方立法变通权,根据本区域的地方特色、民族传统、风俗习惯,通过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或补充规定的形式,增强地方性法律解决民族事务问题和矛盾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用更精细的条例制度来规范民族事务工作。三是要促进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实施。加强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等进行专题调研,促进存在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权利,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体系化推进民族法治建设
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展各项工作必须坚持系统性观念,强化整体性推进。在法治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就要求,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综合施策、以系统推进“四个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民族法治建设。一是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良法是善治的基础,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是推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基础性工程。要坚持科学立法,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鲜明主线,紧密结合民族地方发展需要和实际,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做好专门类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和调整完善,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建立高效的民族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必须深入推进民族地方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确保民族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推进严格执法,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实施民族法律法规。要推进民族地方公正司法,破解阻碍性因素、深层次问题,保证各族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深入推进各族人民群众尊法守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三是建立严密的民族法治监督体系。发挥监督力量,让法治在阳光下运行。要全面推进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逐步扩大公开范围,提升公开服务水平,主动接受监督。要加强民族法治监督,强化对民族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抓住各族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不断扩大监督检查工作的覆盖面。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民族法治监督体系,推进相关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四是建立有力的民族权益保障体系。推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加强保障体系建设。要加强民族地区的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把依法办事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考察民族地区干部的重要内容,为民族地方法治提供重要支撑。加强科技和信息化保障,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推进“智慧法治”,推进民族法治建设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
(三)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依法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体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实到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各方面各环节。一是依法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歧视和压迫,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依法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首先要确保各族群众都能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实现发展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果共享。同时也要求各族群众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二是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发展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然而,民族地区与其他区域比较,仍有一定差距。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出台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体现公平正义,以支持性政策制度实现民族地区发展进步。三是聚焦各民族群众的新期待。依法保障民族合法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四是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在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时,更加注重利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运用法制规范解决问题,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明确违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依法处置,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执笔:乐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WAN SPORT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黄颖琼)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