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梅:发掘中华文明内涵价值 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思想宝库
时间:2023/7/13 15:56:29|点击数: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作为历史研究工作者,应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积极参与到发掘中华文明内涵价值的工作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一、做好对历史典籍的保护、整理、研究工作
历史典籍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记载国家文明的标志,更是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做好历史典籍版本研究和挖掘工作,不仅可以保存历史记忆、赓续中华文脉,还能让古之精华为今所用,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新元素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做好历史典籍版本研究和挖掘工作,把中华民族瑰宝呵护好、珍惜好。加强对历史典籍的研究,是要阐释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传统文明价值,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使人民大众能够读懂经典,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历史典籍版本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物质形态上看,广义的历史典籍版本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石刻、唐宋元明清及近代的手写本、印刷品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地上地下遗址、文化遗存,以及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历史传说、民风民俗、家风家训等,这些共同构成“广阔的文化空间”,也是一座巨大的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历史典籍版本研究和挖掘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在物质形态还是精神内涵方面都得到更好的保护整理、出版传播,得到更好的继承传承、发扬光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下大力气加入到古籍研究中,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思想、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底蕴。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历史典籍版本的保护、整理、注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让其传得久,让人读得懂。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挖掘它们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为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提供坚实基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
二、做好考古成果的吸收、利用、阐释工作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它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推出更多考古成果,讲清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辉煌成就,筑牢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好传承文明薪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安排过多次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集体学习,2020年9月就曾安排了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的题目,2022年又安排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题目。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一百多年来,经过几代考古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历史考古学中精神文明物化研究的资料极为丰富,内容极为广泛。考古学上的一切实物资料,都是古代人们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物遗留,能够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物考古研究,正不断加深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丰厚滋养。
历史学研究要重视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探究和阐释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当前的历史学研究,还存在历史归历史,搞考古的不懂历史,搞历史的不懂考古的奇怪现象。加强历史学研究与考古学研究的融合发展,成为各自学科的主要共识。“对中国文明起源、文明演进过程的研究,如果没有考古发现的支撑,就会失之空;但考古学如果没有历史学的指引、支撑,就会失之碎,甚至迷失方向。”这就要求文史家要了解考古学科的基本特征,关注考古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和成果,尤其要重视考古资料对研究成果的丰富与验证。将考古成果转化好,才能在国际舞台生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做好对中国历史的长时段、整体性研究
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华文明赓续不断、生生不息,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不仅通过文献记载得到证实,而且通过一次次考古发现得到证实。在2022年7月15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从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长时段来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代中国实现赓续与转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恢复了国家主权的独立,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秉承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认同,绝非照搬欧洲中心主义下的民族国家路径。这是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自信亦在浴火重生中得而复失历久弥坚。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应深入探究历史自信与文明历史研究的关系。历史犹如长河一般,唯有在极为宏阔与长远的时间视野与空间方位观照下,才可以全面把握历史自信的形成过程和理论特质。历史自信只有置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孕育与变迁、社会主义的诞生与演进、伟大复兴的酝酿与前景的整体进程中,采取长线的考察视野与思维方式,我们才足以看清自信因何奠定,自信如何增强,自信为何重要。
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注重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性研究。一方面历史研究应积极参与到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工作中,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努力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贡献力量。既要传承弘扬已经形成的精彩话语,也要进行话语创新,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华文明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做好研究成果的表达、呈现,增强叙事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另一方面,历史研究要有长时段、全局性的研究视野。历史学工作者应打破学科壁垒,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并探索形成这一过程的背景、原因、发展道路及其特点。只有置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孕育与变迁、社会主义的诞生与演进、伟大复兴的酝酿与前景的整体进程中,采取长时段的考察视野与思维方式,才足以看清自信因何奠定,自信如何增强,自信因何重要。
(作者系乐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WAN SPORT历史、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 曾黎梅)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