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伟伟、黄海涛:启智民众 传承薪火——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的教育事业发展
时间:2024/11/7 10:46:58|点击数:
1955年12月26日,青年团云南省委关于贯彻云南省农村青年扫除文盲积极分子大会精神的通知 (节选)。
作者 庞伟伟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黄海涛 乐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WAN SPORT历史研究所(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始终贯穿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新中国成立之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启智民众,在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为云南省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和薪火相传奠定了基础。
加强党的领导,改造学校教育
云南解放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下,文教接管部和各专署、市、县政府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全面接管,仅用两三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全省学校的接管工作,随后,又采取措施对这些学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造:一是合并、调整设置不合理、办学不力的学校;二是成立由校长、教导主任、教职员及学生代表组成的校务委员会管理学校;三是取消训导制度,实行教导制度;四是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各项民主改革和思想改造运动;五是废除旧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新华书店发行的新编教材,增设以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的政治思想课;六是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扶助工农子女入学等。通过改造,确立了党对学校的领导,使学校向工农开放,逐步把旧教育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事业。
从1953年开始,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云南也开始了有计划的文教建设。在初等教育环节,制定了《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方案(草稿)》,要求严加控制数量,停止盲目发展,将小学教育逐步纳入国家建设正轨。在中等教育环节,开展以“保证教育质量,建立正规教学秩序,推进教学计划执行”为主题的专项整顿,把全省中等教育的中心逐步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依靠教师办好学校方面来。在高等教育环节,继续学习苏联高校制度进行院系调整,云南大学的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等先后独立建校,这些专业性院校在加速专门人才的培养,满足国家建设急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为响应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云南省制定了教育事业十二年发展规划,采取了若干实际措施,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随后一个时期,在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过程中,中央、省委都进行了多种教育改革的尝试。1958年、1964年,中央倡导“两种教育制度”,云南也试办了一批半工(农)半读学校,教育事业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高峰时期,全省办有半农半读大学1所,半农半读中等专业学校45所、技工学校18所、农业中学1140所,耕读小学44787所。“两种教育制度”的推行,是云南省教育改革的积极尝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道路。
到1965年,全省幼儿园从1949年的39所发展到388所,小学由5320所发展到32772所(不包括44787所耕读小学),普通中学由134所发展到253所,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由17所发展到78所,高等学校由3所发展到7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从1949年的1.3%提高到1965年的15.7%。这一阶段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是全省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大量的中小学毕业生也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作用,为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广泛发动群众,推进成人教育
1949年以前,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有产阶级,普通劳动群众为生计所迫,很少有机会走进学堂,也没有条件供子女读书,加上学校分布不均,云南的教育很是落后,文盲充斥在各行各业。据1950年典型调查推算,全省农民、职工、城市居民中文盲率分别为85%、60%和80%,其中仅青壮年文盲就有68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2%。面对这一现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办好学校教育之外,大力发展以扫除文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
云南解放后,省人民政府立即把“从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列为一项重大任务,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各级政府设立了扫盲办公室,要求各系统各负其责,农民由各县区负责组织,职工由各系统工会负责组织,干部由各级党校负责组织,在十年间掀起了三次扫盲热潮:1950年—1953年在农村开展的冬学扫盲是解放后掀起的第一次扫盲热潮;第二次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高潮中,全省有52万农民文盲、3.1万城镇居民和手工业文盲、9.1万职工文盲、10.16万干部文盲参加了扫盲学习;第三次是1958年6月至1960年初,仍是云南扫盲历史上动员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扫盲运动。云南的扫盲工作采取群众路线,依靠工会、农会以及青年、妇女、民兵等群众组织,广泛动员中小学教师和回乡青年学生、转业复员军人等,组织扫盲工作队下乡下厂。由于采取的形式灵活多样,方便干部职工群众学习,扫盲的效果比较明显。
在脱盲的基础上,许多地区、部门继续组织干部职工群众进行初、中等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初、中等文化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干部,修业年限为业余小学两年半,业余初中和高中3到4年,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工人和农民,开办技术培训班,请有经验的工人师傅、老农和技术人员给工人讲解技术理论、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技术操作,给农民开设生物科学、土地、气候、肥料、畜牧、兽医、农具等专题讲座,是当时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方式。云南成人高等教育首创于1950年,由昆明人民广播电台、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联合举办昆明空中文化大学,利用广播对社会上的成年人进行高等业余文化教育。1956年,昆明师范学院率先在昆明开办成人高等函授教育。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云南大学、昆明医学院、昆明农林学院、昆明工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也相继开设了成人函授教育和成人夜大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成人本科、专科毕业生。
到1965年,有41万余名青壮年文盲甩掉了文盲帽子,2万多人获小学毕业证书,近1000人获得中学毕业证书。全省12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从1949年的80%下降到47%,这样的成绩在云南历史上前所未有。
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民族教育
解放前,由于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十分低下,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没有学校存在,一些民族没有自己的大学生、中学生,甚至没有小学生。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这一特殊情况,云南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采取了若干特殊措施,大力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1950年,省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党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的45所民族小学、3所中学,并进行了必要的改造。1951年,为培养民族干部而开办的云南民族学院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1952年,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被明确定为云南省基础教育的重点,省委、省政府根据人口比例在少数民族地区增设校点。到1953年,云南省立民族小学达到97所,民族中学8所,各州、县也建设了一些民族中小学校。针对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及文化特征,民族中小学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除全日制正规办学外,还有早午晚班、季节班、巡回教学班、放牧班等。针对语言障碍的问题,在民族学校中积极推行双语教学,还帮助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了文字。1956年,云南省第一次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内容、性质和任务,进一步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要办学校,师资要先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民族人才极度匮乏,一些民族甚至找不到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为了解决教师问题,云南各级政府动员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知识分子到民族地区任教,支援边疆的教育事业。同时把教师的本土化、民族化列入了议事日程,用办民族师范学校、在民族中学和普通中学附设师范班、短期训练班等方式,加速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经费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从1950年开始,云南就从省经费中开设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照顾少数民族地区师生的生活,为少数民族地区增添教学设备,在民族学校实行“三包三免”(衣、食、住包干,免学杂费、书籍费和文具费)。直至1965年,对一些少数民族仍实行包干办法,学生的衣服、鞋袜、被盖以及伙食,全部由国家免费供给。
除此之外,云南省委、省政府还在教学设备、师资培训、招生就业等整个教育领域内,给予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上的扶持,在这些特殊政策的支持及保护下,云南的少数民族教育得以飞速发展。1962年,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16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大学生。1965年,云南少数民族小学生达88.2万人,占全省小学在校生总数的27%。云南少数民族教育成就也得到了各民族及国家领导人的认同。1951年10月2日《云南日报》刊登了云南民族学院38个民族600余名学生写信给毛主席祝贺国庆、报告幸福生活情形的消息。1955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等国家领导人视察云南民族学院,对云南民族教育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PY202205)阶段性成果】
来源/作者: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