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黄小军:有的放矢开创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

时间:2020/11/9 17:11:17|点击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十四五”谋篇布局的重要举措之一。乡村振兴是解决工农城乡关系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重要切入点,是调整城乡利益格局的主要推动力,也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有的放矢开创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

  一、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一方面要从“产出”出发,严格坚守耕地红线,保证耕地保有量,建设12.4亿亩的高标准农田,划定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业资源保护区,提升粮食产能,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维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另一方面要从“储备”着手,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推进粮食储备体制改革,调节并理顺中央与地方、国有储备与民间储备、销售储备和生产储备之间的各种关系。

  二、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要更好地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以提质增效为新突破,净化农业生产空间,整治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立强制性农产品产地合格证和可追溯制度,保障食品安全。要以产品终端要求为导向,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覆盖率和影响力。培育正确的消费文化,挖掘农耕文化,树立农业品牌,促进农业品质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

  三、破城乡阻隔,引导资源要素回流乡村

  在“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打通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堵点,尤其是要引导各项资源要素积极回流乡村。建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扶持机制,鼓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出台奖励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回流乡村。建立投资保障机制和政策扶持机制,增加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通过建设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和电商平台,提速农村新基建,通过农村农业专业化和职业化平台建设,吸引更多人力资源和民间资本,投身乡村建设。通过城乡信息互联互通、数据的无差别发展和融合,促进资源要素回流乡村。

  四、加强改革推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实现三产融合,是实现振兴的一个有力推手。要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把农地三权分置的成功范例拓展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改革上,释放更多资源要素,用活各类土地。要借助产业差序转移的机遇,依托乡村低密度、靠近特色产品生产区、完善产品供应链和低成本优势,选择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创新载体和重大创新项目的战略均衡性布局,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农业带动商业和服务业。挖掘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创新农业新业态和新经营模式,通过与城市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嵌入式互动,以城市终端消费带动乡村生产结构优化,创造更多元化的乡村产业形态。

  五、重视农村生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聚居、产村相融、注重文化、塑造特色、完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要求,根据乡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农民实际需要等因素,逐步推进以行政村为单元的村庄规划。注重保留乡村的传统建筑的原有特色和历史氛围,精心保护特色村寨的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传统风貌以及民俗风情,实现建筑风格民族化、内部设施现代化、居住条件人性化。以推进城乡空间融合为重点,突出生态特色,打造各具地貌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优美乡村,建设伴山型、田园型、依山傍水型等多种特色村落。加强乡村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交通、产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规划的无缝衔接,注重人居环境美化,引导农村建房、居住和移民安置向中心城镇集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六、缩小城乡差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强化政策保障,持续加大对脱贫主体及边缘群体的监查巡查,将低收入群体、脆弱群体、易返贫群体纳入动态脱贫帮扶范围,继续落实脱贫不脱帮扶措施,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不断提升脱贫质量。要建立健全稳脱贫防返贫再扶持工作机制、动态监测工作机制、脱贫成效追踪与评价机制,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总的来说,要实现上述各项措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的大文章,有的放矢开创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

(作者系乐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WAN SPORT副院长、研究员)

来源/作者:光明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