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会朵: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
时间:2021/10/15 9:29:39|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要求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共同性和差异性、物质和精神等辩证关系,并强调要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并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边疆民族地区已经实现中国现行标准下的精准脱贫,与其他各民族地区齐步迈向了全面小康社会,但就客观实际,边疆民族地区相较于东中部地区整体发展依旧是滞后的。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发展”仍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主题。发展是推动边疆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基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发展才能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只有发展才能实现边疆稳定、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也只有发展才能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而要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是基础;而要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正是题中之义。
一、特色文化产业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特殊意义
特色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就产业属性而言,特色文化产业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同时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就产业效益而言,特色文化产业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且社会效益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在边疆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既可推动民族特色优秀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影响力与凝聚力的充分发挥,又可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一)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抓手
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即人民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对生产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文化、精神的高质量需求更为突显。马林诺斯基在《文化论》中认为“需要”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满足本民族日常生产生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满足全人类对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需要。对于特色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充分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共同丰富边疆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供给,既可满足边疆民族的精神文化与生活需要,还可满足中华民族大家庭对于地域性、特色化、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要。特色文化产业的双重性、双效性,是文化市场不断完善、文化消费提质升级的内生动力。在正确、科学、健康的价值观的引领下,特色文化产业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培育提升文化消费需求、扩展文化消费空间,不断为满足中华各民族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特殊意义。
(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后脱贫时代的乡村全面振兴,核心在于聚力乡村产业振兴。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产业主要为农牧产业,且多地处偏远山地陡坡,耕地资源较为匮乏,牧业条件较差,对气候环境的依赖性强,乡村农牧产业大多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生产要素投入—产出比率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文化赋能、创意加持,依托乡村农牧产业,开创“农牧+文化+创意+科技”新发展模式,培育绿色食品、创意农业、休闲农庄、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新产品,推动乡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农牧文化等资源优势,将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发展以乡村文化旅游、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演艺等多元新型产业业态,从而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新的发展动能,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手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与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中的命运共同体。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经济发展上的滞后性,社会发展上的不稳定性以及文化发展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边疆民族始终坚持一体多元,优先“一体”,兼顾“多元”,为的是中华民族平等之花盛开在中国广袤的边疆土地上,协同边疆各民族人民走向同步发展、共同富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边疆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彰显,有利于边疆民族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力引领下,发挥边疆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联动性,通过国际化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文化旅游带建设等,打造边境民族文化高地,增强我国跨境民族文化的对外辐射作用,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对中华民族一体化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二、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双效统一”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地区和民族间的文化传播带来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之间的交融与渗透,致使各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对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担忧。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频繁的民族文化交流等,更加承担着国家文化安全、民族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边疆各民族文化完美融汇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把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贯穿于民族文化创作、民族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消费的各个环节,以讲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故事为着力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边疆地区的扎根、传承与弘扬,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基础、价值基础与文化基础。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始终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更要遵照“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从边疆各族人民切实文化需要出发,以满足边疆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与服务为着力点,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培养边疆民族文化审美、注重边疆民族全面发展为使命,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性原则,通过创意和技术加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业态产品、消费空间、宣传渠道、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创新发展,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在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持续开放民族文化市场,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立足资源禀赋,充分释放民族文化资源势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边疆地区地势地貌、海拔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与文化习俗等方面也同样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立足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条件与资源比较优势等实际,根据各民族文化特色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差异化资源开发利用。当前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整体质量、规模水平、产业结构、业态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其根本原因仍是对各民族特色文化的认知不深入、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文化元素的提炼不够精准,未能充分释放其资源势能。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必须深刻认知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精准把握比较优势,因地制宜。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大致可归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节庆资源、民族民间手工艺资源、民族演艺资源四大类。第一类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生态资源、民族历史遗产、民族特色村寨等,以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西南边疆地区为例,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气候多样,沙漠、草原、高原、雨林、野生动植物等资源极为丰富、多样,均属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边疆偏远乡村地区多完整保留有民族特色建筑体与建筑群、民族民俗礼仪、民族歌舞、民族史诗等内容丰富、价值极高的核心文化资源;以新疆大泉湖塔塔尔族寨、西藏达东藏寨、云南橄榄坝傣寨、云南同乐傈僳寨、广西三江侗寨为代表的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村寨,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民族浓郁的历史社会风貌与民俗文化风情。第二类民族文化节庆资源主要包括历史传承至今的传统民族文化节庆与基于民族传统开发的创新型现代民族文化节庆,切忌对民族节庆资源的粗浅化、庸俗化、纯商业化开发,注重边疆民族文化中普适价值观的挖掘与呈现,推动节庆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第三类民族民间手工艺资源,在金属、木具、土陶、石器、布艺等门类中,各民族都形成有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如鹤庆银器、剑川木雕、建水紫陶、腾冲玉雕、傣族织锦等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驰名海内外。第四类民族演艺资源,主要是依托民族文化故事,融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民俗礼仪、民族服饰及舞台灯光技术、创意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创新型的资源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更为强调民族文化与大众审美、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注重创作内容的民族元素挖掘与应用,注重文化消费者的体验感、参与感、沉浸感。边疆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必须要立足各民族的文化资源禀赋,根据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别特点,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习俗礼仪,本着保护优先,适度、科学、可持续开发的原则,充分释放民族文化势能,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
(三)强化融合理念,“文化+”助推产业振兴
就产业特性而言,文化产业本身具有“无边界性”,产业链条长,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性强,具有天然的产业融合特性。随着文化与旅游、科技、农业、工业、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日益深度融合,“文化+”“+文化”的全产业链、价值链发展态势更趋明显。边疆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必须依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强优势,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农业的强联动,强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助力产业振兴。大力推动“文化创意+农业”融合发展,将创意作为核心动能,贯穿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深度打造创意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出农业发展新模式。如创作农田艺术,创新农特产品的包装、用途,将棉花、柳枝等做花艺,果壳、树叶、树枝做写意画,农作物秸秆做手工编织袋等,通过创意提升农副产品的价值、拓宽农业经营方式。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农业”融合联动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挖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由传统农家乐模式转向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复合型乡村旅游模式转型,突出体现乡村休闲旅游的体验性、参与性、创意化、个性化。打造“乡村旅游+农特产品”新业态,依托乡村特色的“山、水、田、园、林”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普洱茶、优质稻、牦牛肉、水果、野生蜂蜜等农特产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健康养生等新业态,打造采摘园、垂钓园等体验农业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新业态,依托特色传统村落、民风民俗、特色饮食等,重点发展特色村寨、生态农庄、节庆赶集等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田园观光”新业态,依托乡村特色农业景观、乡村生态环境、村落风光,建设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定制农业、田园综合体等休闲田园旅游区。大力推动“文化+科技+旅游”融合发展,对于有条件的民族地区而言,要实现特色文化产业的提档升级,必须要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机遇,提升对科技应用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引进懂文化、懂技术、洞旅游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在内容生产方面,培育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提取民族文化中的图腾符号、服装服饰图案、建筑装饰、历史人物等特色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服装服饰、游戏、动漫等文化产品之中;在场景应用方面,运用AR/VR虚拟现实技术复原难以呈现或已消亡的民族民间习俗、文物古迹、非遗技艺等,以立体沉浸式、体验式满足大众文化旅游消费者对民族特色文化的猎奇与探秘心理。
(四)拓展消费市场,提升民族文化品牌影响力
边疆民族地区多具有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但产业发展、业态产品、品牌价值和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均与其资源优势不匹配,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远远不够,文化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拓展明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注重文化品牌的塑造、营销渠道的创新、市场空间的拓展、跨境文化贸易等。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搭借旅游平台,塑造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依托边疆地区国际化绿色生态、民族文化、边境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国际文化节庆品牌、国际康养度假品牌。加强对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宣传推广,着力对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文化旅游新产品的营销,拓展文化旅游对外宣传渠道,借助各种文化旅游活动平台做好对文化品牌形象的宣传推介,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创新文化品牌营销渠道,积极创新“互联网+文化旅游”营销推广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互动营销、融合营销、精准营销新体系;加快文化旅游“传统营销”向“智慧营销”的转型,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文化旅游大数据精准分析,建立智慧文旅营销新系统;运用门户网站、自媒体、社交媒体、融媒体等媒介,利用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媒体传播,打造“爆款”撬动万亿流量。拓展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依据边疆各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的实际级别,精准定位文化旅游市场群体。突出其生态、民族、边地等优势,持续巩固国内东中部地区核心客源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客源市场,重点拓展国外客源市场,精心培育潜在客源市场,推动境外旅游营销中心和旅游形象店建设,加大边疆民族文化品牌形象在主要客源市场的营销推广力度。加强边疆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国内外合作,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积极开展跨省市区文化交流活动,培育打造跨省区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进国内文化产业区域联动发展;推动与“一带一路”“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国家、民族和地区在文化旅游、文博遗产、文化艺术、节庆活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我国边疆民族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边疆民族地区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相对贫困阶段。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刻认知、充分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创意推动文化势能向资本动能转化,打造“文化+旅游+农业”“文化+科技+旅游”的新发展模式,创新文化品牌营销渠道、拓展文化市场,为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提供新范式、新路径。
(执笔:乐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WAN SPORT民族文学所 秦会朵)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