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黄海涛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边疆关切:定位、目标与举措

时间:2023/5/17 9:55:07|点击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边疆关切:定位、目标与举措

  摘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必须把握边疆生态治理这个薄弱环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边疆生态治理理论,涉及边疆生态治理的定位、目标和举措:边疆生态治理的定位就是不断巩固和发展边疆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目标就是不断满足边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具体举措包括探索边疆绿色发展道路、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边疆生态保护制度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边疆关切,彰显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创造性回答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推进边疆生态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边疆;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边疆生态治理是其中的薄弱环节。边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历史上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治理能力落后、生态保护体制不健全等原因,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大多被划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出了筑牢边疆生态安全屏障、满足边疆美好生活需要、探索边疆绿色发展道路、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边疆生态保护制度等一系列边疆生态治理的具体要求。

  一、筑牢边疆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边疆生态安全进行多重审视,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筑牢边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论述,突出了边疆生态安全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如以内蒙古为例指出:“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同时把合理利用边疆生态自然资源作为筑牢边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抓手,作出了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认为应尊重自然规律,根据不同边疆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因地制宜,构筑综合、有效、系统的边疆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强调:“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根据不同边疆地区承载的不同生态使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即“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筑牢边疆生态安全屏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在抓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针对三北工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久久为功,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持续不懈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持续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必须以更大的决心、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在内蒙古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在云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履行好保护的职责。”

  合理利用边疆生态自然资源是筑牢边疆生态安全屏障的一个重要抓手。保障自然资源安全是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处于较脆弱状态,包括淡水、森林、草原、矿产、海洋、农田等在内的生态自然资源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近年来,虽然粮食、森林、能源等关键自然资源的安全形势已获得较大改善,但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依然不足。边疆生态自然资源的破坏和不足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不仅使边疆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严重下降,也使得边疆不再具备生态屏障的功能,反而成为沙尘、污染源区,对全国的生态环境造成连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指出:“许多民族地区地处大江大河上游,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开发资源一定要注意惠及当地、保护生态,决不能一挖了之,决不能为一时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

  统筹发展与安全,科学保障自然资源安全,就需要根据资源安全系统的自身特点,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在节约资源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就是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在高效利用资源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的系统效率,更加重视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更加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也强调:“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贯彻落实好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这一战略部署,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技术、思想观念和制度等层面系统构建国家自然资源的安全体系:在技术层面,要构建自然资源全面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思想观念层面,要牢固树立节约与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观;在制度层面,要加大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改革创新力度。

  二、满足边疆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来谋划社会的发展”,多次强调生态问题即是民生问题,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求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边疆地区发展的立足点,不断满足边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单列一章,民生问题、生态问题成为党和国家谋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执政理念的深化。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指出:“保护海南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的需要。十三亿中国人应该有环境优美、适宜度假的地方。”要求西藏“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要求广西桂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一系列关于边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就是为了“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在边疆地区考察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现边疆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障碍,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在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工作中,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部署了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边疆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显著,边疆人民生态环境获得感也明显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主张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边疆地区发展的立足点,他指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对边疆地区来说,生态环境保护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小视。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通过生态补偿、发展旅游、绿色种植等方式,探索生态脱贫的新路子。我国边疆不少地区既是生态功能区或自然保护区,又是贫困地区,如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生存条件差,但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护的地区,可以生态补偿脱贫,通过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和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精准使用生态补偿资金,同时“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可以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取得“保护生态的劳动报酬”;对于生态环境较好的贫困地区,穷在山高沟深偏远,则可以考虑发展旅游扶贫,搞绿色种养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三、探索边疆绿色发展道路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他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他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4年3月,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2016年9月,他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指出:“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重要论述,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边疆地区作为生态优先区和经济落后区,更应该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他要求海南“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既牢牢把握生态立省这个前提,又牢牢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始终做到保护和发展并举”。要求广西“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求云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求东北“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内蒙古,则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指出:“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边疆地区要想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也要从这些方面着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方式,要求海南“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要求西藏“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四、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

  长期以来,边疆地区都存在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多产粮食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现在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解决边疆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在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山水林田湖草”“山水林田湖草沙”“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其中“要重点实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脉、祁连山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南岭山地地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滇桂黔喀斯特地区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区域的生态修复工程”,这里所列的地区大多属于边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东北“加快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使东北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要求内蒙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求西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云南“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要求广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

  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需要加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推动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不仅要研究生态恢复治理防护的措施,而且要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等科学规律的认识;不仅要从政策上加强管理和保护,而且要从全球变化、碳循环机理等方面加深认识,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以及相关技术推广应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不足问题,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等科技攻关,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在边疆生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工作,揭示环境变化机理,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研究提出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举措。”

  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做好顶层战略谋划、凝聚各方力量、统筹各项举措,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行使所有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根据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2018年3月组建了自然资源部,目的就在于“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性规划重叠、部门职责交叉重复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各类自然资源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还要有长远观念和整体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考察云南时,他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在考察海南时,他要求:“既下大气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探索建立长久管用、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长江、黄河流域包括多个边疆省、自治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长江、黄河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他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在长江、黄河的治理上,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各地区协同治理的整体观念:针对长江,提出“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协同作用更加明显,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针对黄河,则要求“完善流域管理体系,完善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加强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

  五、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中国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84万公里,另有岛岸1.4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超过3.2万公里。因此,中国边疆生态治理既不能忽视陆疆治理,也不能忽视海疆治理,而是“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关乎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大局。我国是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海洋强国之强包含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之强。党的十八大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通过切实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海南时强调:“海洋是支撑未来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战略空间。要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综合施策,突出做好海洋污染防控、红树林等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努力使海南的青山更绿、海水更蓝、沙滩更美、空气更清新,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目前,我国近海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海洋污染、海洋灾害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始终为了人民利益而保护,始终注重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始终着眼于人民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始终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指出:“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国家生态治理中陆疆生态治理与海疆生态治理的协同发展,他指出:“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造成近海生态问题的源头绝大部分存在于陆地之上,因此在海洋生态保护中也要坚持陆海统筹原则。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要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2013年8月,他在辽宁考察时指出:“要顺应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海洋开发能力,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2018年6月,他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同样需要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要搞好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尤其要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六、创新边疆生态保护制度

  从本质来看,人类不合理活动是边疆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主要诱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细数了中国历史上因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对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丝绸之路、敦煌古城、蒙古草原、楼兰古城等地造成的巨大的生态破坏,并谆谆告诫道:“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历史毕竟只能作为参考,规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生态保护问题上,决心通过制度建设,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整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针对这一问题,全会提出了“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具体举措。

  此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性文件和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初步建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绩考核制度,完善标准体系、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经济政策、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市场化机制等手段,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颁布,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原则和路线图,同时还发布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等6个配套方案。2015年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制定修订了《环境保护税法》《水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生物安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

  由于中国边疆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各具特点,如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陆疆和海疆的生态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定位错了,之后的一切都不可能正确。”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边疆各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要求海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构建高效统一的规划管理体系,率先建立现代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制度。要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绩效导向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要求内蒙古“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其他如“对东北黑土地实行战略性保护,扩大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范围,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施全面禁捕,加大近海滩涂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等等。

  除陆疆外,习近平总书记对海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也有明确要求。在考察海南时,他指出:“要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他要求:“要建立入海污染总量控制制度,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要完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把好环评关口,杜绝严重损害海洋环境的项目上马。要尽快制定海岸线保护利用规划,从严控制围填海项目,保护滨海湿地,严肃查处边申请、边审批、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以及化整为零、越权审批的做法。要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根据要求,一系列海洋生态保护制度在沿海各省落地生根: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在渤海三省一市和江苏、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省全面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在沿海各省(区、市)全面推开;山东建立渤海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海洋、环保部门和地方研究海洋环保工作;浙江明确由海洋部门牵头负责全省岸线及周边区域的保护与管理,理顺了海岸带这一陆海统筹关键区域的管理职责;辽宁实施“河长制”,通过流域和入海断面考核将入海河流污染控制减排责任分解到流域内具体市县;福建对沿海地级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广西有《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对陆域和海域治污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本文刊登于《岭南学刊》2023年第1期76-83页。

  基金项目:乐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WAN SPORT院级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编号:YJ202107)。

  作者简介:黄海涛(1986-),男,河南信阳人,乐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WAN SPORT人事教育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来源/作者:《岭南学刊》 责任编辑:张雪